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京基隆景点门票价格查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南京基隆景点门票价格查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杜月笙死后葬在台北,陵墓多年无人问津,不相识老人为何扫墓三年?
1951年8月,民国帮会第一人,上海滩一代布衣枭雄,临终之时向杜门大***陆京士、家属交代了最后的遗愿,死后一切从简,唯要一口好棺材。
杜月笙要一口好棺材,不是为了死后出风头,而是为了落叶归根,等到将来时机成熟,他的后人、门生能将他的尸骨从台湾带回上海滩,落葬在他的出生地,浦东高桥。
8月16日下午,在等来老蒋特使洪兰友,从对方口中听到老蒋宽慰他的口信后,六十三岁的杜月笙留下两行热泪,终于撒手人寰。
虽然杜月笙生前留有丧事一切从简的遗愿,但因为江湖名声太隆,他的葬礼依旧轰动了当年的香港。
当时,许多人都在议论,香港什么时候来了这么一位天下闻名,交口赞誉的江湖“大好佬”?
万国殡仪馆的老板听说杜月笙只求一口好棺材的遗愿,主动提出来,他的殡仪馆正有一口好棺材,愿意自动减价一半,对折只收七千五百块港币让给杜先生使用。除开棺材半价之外,这位老板还自愿报效了杜月笙在万国殡仪馆正厅治丧三日的场地租金。
不少人问他何以要这样做,这位老板正色答说:
“这是我对杜先生表示敬意。”
当杜月笙遗体运往万国殡仪馆,大礼堂外立刻悬挂出“杜月笙先生治丧处”的布招,白底黑字,四周镶以银边白花,一对蓝纸灯笼,“治丧”两个小字托住偌大的一对“杜”字,礼堂正中素白孝帏,匝以鲜花牌架,中间是老蒋给杜月笙盖棺定论的挽额“义节聿昭”,两旁是杜月笙老友、民国元老许世英撰写的挽联:
“班生投笔,卜式输财,历济艰危昭史乘;范式凭棺,伯牙碎轸,忍教生死隔襟期。”
治丧期间,上至民国元老权贵,下至社会各界名流,纷纷为杜月笙撰写了挽联,摘录两联——
洪兰友:“亮节皓当今,平生历济艰危,共仰英雄真本色;弥留犹待我,至死无忘家祭,痛哭乾坤一布衣。”
吴铁城:“具忠肝义胆,豪侠心肠,好客媲美春申君,不朽口碑载道路;是名流贤达,乡邦泰斗,相我辟大上海,哪堪劫火怅烟尘。”
有评论说,杜月笙在香港出殡,盛况创造了战后第一。
8月19、20两天之内,香港各报悼念杜月笙的文字,充斥篇幅,对于杜月笙的为人及其生平,褒扬之辞不胜枚举,舆论一致称颂,具见公道自在人心。
简而言之,杜月笙在世人的心目中,虽出身黑道帮会,但沉入人心的却是他的大义大仁,是能比肩司马迁笔下那些历代仁侠人物的。
杜月笙未死时,台湾方面看他的心态很复杂,对于他残存的民间势力,既想打压,又想利用;杜月笙死后,台湾方面看他的心态似乎简单了一些,这位百年难遇的江湖大佬,是一个牌位,把这个江湖牌位迎放在台湾,既符合他们的利益,也符合杜月笙的遗愿。
但移他这块分量很重的牌位,各方都是无法草率的。
自1951年8月开始到1952年10月,前后一年又两个月,洪兰友、陆京士等为完成杜月笙“先葬台湾”的心愿,策划磋商,奔走联络,最后在1952年10月25日与台湾方面定下了杜月笙移灵台湾的日期。
1952年10月25日这一天,在钱新之、金廷荪、吴开先、杨管北、杨志雄等居港老朋友以及众多恒社***的送行下,杜月笙的灵柩在太古轮船公司盛京轮的护送下,耗时两天又两个小时,运抵台湾基隆,随后暂厝台北市南京东路极乐殡仪馆。
之后杜门***即开始为杜月笙寻求在台湾的落葬茔地。
知名勘舆家祁大鹏,遍历台北近郊各处,几经研拟,最终为杜月笙选择了一处长眠之地——台北县汐止镇大尖山麓之西,恰与北部名刹静修禅院比邻而居,位置坐东南而面西北,遥遥对着黄浦滩,那个他诞生、奋斗、成长、出道、以至飞黄腾达,叱咤风云的地方。
因地势所限,杜月笙坟茔格局不大,仅有一座庄严壮观的华表,华表不高,上面镌刻着老蒋题颁的“义节聿昭”。通过华表便是登临的石级,石级顶端,便是杜月笙最后的埋骨之所。
1953年6月,墓地竣工,28日安厝落葬。
杜月笙之所以能被称为百年罕遇的帮会大佬、布衣枭雄,有一点很有说服力,他在身后几乎赢得了所有显宦名流的尊重,尸骨正式落葬安厝那一天,于佑任、许世英、何应钦等五百多人,冒着酷暑,亲自将他的灵柩送上了汐止镇大尖山上。
世事沧桑,随着民国人物被埋入历史的尘埃中,本就有争议的杜月笙留存在这世上的也就只剩下了一座无人打扫的异乡孤坟。
然而,只要江湖有人心,就会有江湖佳话。
有一位从江苏移居台湾的老人李开明,与杜月笙非亲非故,素不相识。有一天,当他见到杜月笙的坟墓已成无人打扫的孤坟时,顿生恻隐敬重之心,从那以后,每个周末,他都要特意来为杜月笙扫墓,而且还在坟墓前种了很多花草。
李开明老人这一扫,就是三年,直到他辞世。
有人曾问过李开明老人,为什么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帮会头子扫墓?
李开明说,我听过很多杜先生的事迹,他一生做过许多雪中送炭的事,帮过很多陌生人,他的大义不该蒙尘,应该受到尊重。
这大概是杜月笙“义节聿昭”最好的注脚吧。
杜月笙作为曾经在上海滩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结果晚年却非常凄凉。
在1949年4月,上海即将解放的前夕,蒋介石曾单独召见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台湾,此时***也通过秘密渠道会见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
但是,杜月笙考虑到自己***20余年,尤其在四一二******时,还亲手***了包括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在内的众多***人,可谓血债累累,所以不敢不走。
同时对于蒋介石,因为上海******以及蒋经国上海打虎***,他已经将蒋介石父子都给得罪。 所以经过再三考虑,杜月笙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同时也谢绝了***的挽留,他带着家属以及众多金银细软来到号称自由之都得香港避难,租住在坚尼地台18号底层。
当时,国共双方还在继续争取杜月笙,我党特意派出章士钊,以及杜月笙的一个已加入***的儿子赴港,劝说他返回上海。***方面,也不断派人赴港,拉拢杜月笙去台,但最后杜月笙还是以身体欠佳,无法远行而婉拒掉国共双发的邀请。
等到1950年,北京中国银行准备在京召开董事会议,因为杜月笙曾经是北京银行的董事,所以在***的极力邀请下,杜月笙表示自己尽可能会亲自去趟北京,即便自己不能去北京,但也将委派代表去北京参加会议,也算是对***的一个积极表态。
消息传出后,台湾方面如遭雷击,对杜月笙极为不满,蒋介石更是震怒,将在台湾的杜之老友,如张群、王宠惠、严家淦、洪兰友等人,召到草山别墅大加训斥,骂得狗血喷头,史称“中行***”。后来杜月笙病逝香港,蒋介石迟迟不做表态,也与此事有关。
此时的杜月笙,其实还是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生活多年的上海,毕竟这里算是他的故土家乡,人在死的时候,谁都希望能够落叶归根。但可惜的是,后来杜月笙看到老友黄金荣正在扫大街的消息后,便彻底打消了回上海的念头。
两年后,杜月笙在香港因病去世,他的姨太太姚玉兰在杜月笙死后去了台湾,走的时候还特意带走了杜月笙的骨灰,因为姚玉兰不想让杜月笙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留在人生地不熟的香港,连个祭拜的人都没有。
来到台湾后,杜月笙的骨灰被葬在台北县的一个小学后山上,这是姚玉兰和杜月笙的子女精心挑选过的地方,墓地望着上海的方向,也算是成全了杜月笙一心想要回到上海的愿望。
其后,蒋介石***因为当年“中行***”的缘故,对杜月笙仍然心怀恨意,所以对其安葬事宜及家属都不闻不问。
由于杜月笙生前去香港时并没有带走多少财产,因此他死后,其子女都开始为各自的生活奔波,没多少时间常去台北为其扫墓。与此同时,杜月笙虽然在上海是大名鼎鼎,但是在台北,却没人知道这个曾经一手遮天的黑帮老大,再加上******的刻意忽视,慢慢的,杜月笙的墓就被人们所遗忘。
但后来,却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扫墓人,一连三年年年都会为杜月笙扫墓,这位老人的名字叫做李开明。他与杜月笙非亲非故,两人生前并不认识,但是李开明是从江苏移居到台湾的,对于杜月笙的事迹有所耳闻。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李开明发现了杜月笙的陵墓,当他看到这个曾经呼风唤雨叱咤江湖的老大,竟然在死后连个扫墓的人都没有,便心生恻隐之心。
于是此后每个周末,李开明都会特意来此地为杜月笙扫墓,并且还在陵墓前种了很多花草,好让这个墓看起来没有那么凄凉。这一做,就是整整三年,直到李开明去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京基隆景点门票价格查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京基隆景点门票价格查询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