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永宁卫古城自驾游攻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永宁卫古城自驾游攻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永宁古镇需要预约吗?
  2. 古代永宁是当今哪个城市?
  3. 他留人是一支什么样的族群?

永宁古镇需要预约吗?

不需要提前预约。

永宁卫古城自驾游攻略(永宁卫古城自驾游攻略路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永宁位于泉州市石狮市滨海地带,是著名的侨乡。它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卫城,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历来为闽东南地重要港口及海防重地,明朝时,朝廷在此设立卫城,在鼎盛时期它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为全国三大卫,历史上为抵御海盗、外来侵略和海上交通、经贸往来做出了不可磨没的贡献。

古代永宁是当今哪个城市?

元初以打罕地置,治今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永宁镇北。属普定府(后改路)。至正中废。

永宁卫古城自驾游攻略(永宁卫古城自驾游攻略路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复置,属普定府。辖境相当今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地。二十五年属普定卫,后侨治卫城(今安顺市)。

嘉靖十一年(1532年)迁治关索岭千户所(今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永宁卫古城自驾游攻略(永宁卫古城自驾游攻略路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万历四年(1576年)移驻安南卫城(今晴隆县),十一年属安顺府,天启时又移治查城(今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永宁镇)。1913年改为永宁县,次年改名关岭县。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治今四川省西昌市。与建安州同为建昌路治。明初废。元至元十六年改楼头赕置,治今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永宁。属丽江路。明属鹤庆府。永乐四年(1406年)升为永宁府。

明隆庆元年(1567年)改石州置,治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不辖县。属太原府。清属汾州府。1912年降为县。

明隆庆五年(1571年)升古田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西北寿成。属桂林府。清因之。1913年废州改为永宁县。

古代永宁是今日四川省叙永县,叙永县隶属四川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瑞,东与四川泸州市古蔺县、南面与贵州省毕节市、西面与四川宜宾市兴文县、北面与四川泸州市纳溪区等地毗邻,东西宽54.3公里,南北长94.9公里,总面积2***7平方公里。

 永宁即今之河南省洛宁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

中文名

永宁

行政区类别

北纬

34°05′~34°38′

最高海拔

2103米

洛宁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洛河中游,,东经111°08′~111°49′之间。年平均气温13.7℃,日照2217.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16天,年降量600---800毫米。东与宜阳县接壤,南与嵩县、栾川县为邻,西与卢氏县、灵宝市相连,北与陕县、渑池县比肩。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59公里,总面积2306平方公里,占洛阳市总面积的15.2%。

隋义宁二年(618年)在永固城置永宁县。据《永宁县志》:“县曰永宁,示罢兵革安井里之意。”李渊曾说:“起兵志在平息干戈,宁靖天下。”中华民国建立后,于1914年以地处洛河改名洛宁县。洛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版图似灵龟翘首迎曦,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仓颉造字台、洛书出处碑彰昭历史悠久,仰韶、龙头文化遗址凸显底蕴厚重。

他留人是一支什么样的族群?

他留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永胜县东部,六德彝族傈僳族乡玉水、营山、双河等村。明清时期,这里是滇西通往四川凉山的唯一的通道。同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之一。

他留人也称他鲁人,有部分的他留人自称 “他鲁苏”,即外来人的意思。且他留人氏族墓地(他留坟林)的不少碑文上,明确记载其先祖是由湘、赣等省迁来。

这也印证了明代洪武年间,实行的“寓兵于农”、“屯民实边”的屯垦卫所制度。这一时期,大批的湘、赣等地区的军士被派往该地区,即“调卫入永”。早在汉朝之前,永胜县即为“西南夷”各族群的世居之地。

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蔫、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无常处,无君长,地方可数千里。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

西汉时期,“他留人”所处之地仍没有系统的***组织,而东汉时期却忽然冒出一个名叫“卷夷大牛种”的民族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虽设置了遂久县,但仍处于没有系统***组织的状况,且当地的部落也不稳定。一是此时的汉武帝把主要的精力放到了进攻南越国;

二是西南在当时属于“蛮夷”之地,部落间的规模并不大,对汉朝没有构成实质性的威胁。而直至东汉末年,忽然间就冒出了一个至今尚无定论的民族。

据《资治通鉴》记载,“后汉安帝元初六年(公无112年),赋敛烦数,卷夷大牛种封离等率众反叛,杀死遂久县令。杨敕率兵讨伐,斩首三万余级,乱平。” 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叫 “卷夷大牛种” 的民族,至于这个民族是何种民族,由于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的记载,至今成谜。

同一现象在百年后再次出现,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在滇川地区七擒孟获。 然而,在《汉晋春秋》中,仅记载他是一位 “为夷汉所服” 的首领。《华阳国志》及《资治通鉴》也只是三言两语即一带而过。长久以来,到底属何族支系?一直存有争论。

西晋时期,一个在东至弄栋川(今楚雄彝族自治州),西至西洱河,南至蒙舍诏(今巍山彝族***自治县),北至松外诸蛮(今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等地)范围内。

首次出现了白子国、建宁国等***。公元七世纪,唐朝建立。上述地区又有昆明国、昆弥国之称。此时的永胜县,在唐代的《蛮书》上又将其称作 “小婆”。

这一地区在唐代至明朝时期,分别有数量不等的人口迁出或迁入

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居此地的么些(纳西族)部落移居至现今大理州的宾川县。据《云南通志》记载,唐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出现多民族分布在永胜县及华坪境内居住。

据《云南郡县两千年》记载,宋朝时,永胜由白族土司高氏统治,并“迁移了大理爕人段、高、赵、杨、 张、施的豪族大姓居于城廓。”元朝时期,改作北胜府。由府南、府北分治。府南仍旧由白族高氏土司统治,府南则由纳西族章土司统治。

明朝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澜沧卫屯军住此。并将湖广、江西、南京籍等***迁入定居于永胜县境内南北坝区。其后,汉族军民有与本地土著女子婚配,或成家立户繁衍子孙。至此,原住坝区的少数民族(除高氏土司衙门附近的白族),有的与汉族同化,有的则移住半山区或者河谷地区。

“他留人”的族群组成

《云南彝学研究》认为,“他留人、崀峨人等的语言和种族与巍山彝族有渊源关系是南诏时移来的罗落人(现彝族)。” 另据1954年云南民族识别组到六德乡调查分析,永胜县的他留、崀峨、六得、纳咱、他谷等五个单位的语言是一致的。

对他留人的语言与小凉山彝族语言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在875个语词中相同相近的有455个,语言对应规律明显。从而得出了,他留人等五个单位的语言是彝族的一种方言,应属彝语支系。

他留人的族群组成应包含两部分。其一,在明代以前,他留人是永胜县内的土著民族,属于彝语支民族。至今仍保留他留传说、语言、服饰、丧葬、婚俗等传统;其二,是明洪年间受迁入***影响,接受汉文化后形成的。

因此,他留人是吸纳了汉文化,但少数民族文化仍占主导地位的民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永宁卫古城自驾游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永宁卫古城自驾游攻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