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赣县风景旅游攻略路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赣县风景旅游攻略路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去井冈山最快路线?
  2. 赣南客家文化城值得一去吗?
  3. 在赣州生活是怎么样的?
  4. 中国历史上哪个省份的名将最多?有何依据?

去井冈山最快路线?

1、从南昌出发:赣G15沿江西省赣江路一路向东,经赣州市、赣县、宁都县,经大余、上犹县、会昌县、安远县到达井冈山镇;

赣县风景旅游攻略路线(赣县风景旅游攻略路线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从抚州出发:抚G56沿江西省抚州路一路向西,经乐安县、宜黄县、金溪县、资溪县到达井冈山镇;

3、从赣州出发:赣G58沿江西省赣江路一路向西,经宁都县、上犹县、会昌县、安远县到达井冈山镇;4、从上饶出发:赣G60沿江西省赣江路一路向北,经定南县、宁都县、上犹县、会昌县、安远县到达井冈山镇。

赣县风景旅游攻略路线(赣县风景旅游攻略路线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A线:黄洋界—百竹园和红军造币厂—龙潭瀑布—小井红军医院;

B线路:大井井冈山村—口彩虹瀑布(瀑布往下走是井冈湖有快艇来往C线的主峰景区);

赣县风景旅游攻略路线(赣县风景旅游攻略路线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C线路:五指峰主峰景区—井冈湖(就是水口景区的井冈湖,有快艇来往42元/人);

D线路就是笔架山专线,这个要专门用一日时间玩。所以井冈山游览的实际时间是2天半,当然如果赶时间的话可以不去笔架山,省一日时间。

赣南客家文化城值得一去吗?

值得一去朋友

客家文化城占地积600亩。整个文化城的规划设计充分吸取客家文化的精华,浓缩了独具客家人文特色体现了客家建筑传统的外方内圆的建筑理念,建筑形式为徽派建筑。主要建筑有:客家宗祠、客家博物馆、杨公祠、大门石牌坊、客家太极广场、客家艺术长廊、风水山、九曲桥、南迁柱、济和塔、客家风情街、客家风情园等。

赣南客家文化城位于赣州市赣县梅林镇杨仙大道1号。开放时间8:30一17:30

门票价格 60元/人(优惠人群政策:儿童身高1.1米以下免票,老人票70岁以上持老年优待证免票,军官证、记者证、导游证免票)

客家文化城距民航赣州黄金机场19公里,车程约22分钟。距离赣州火车站约8公里。车程约10分钟。距赣州东火车站约3公里,车程约4分钟。距赣州客运码头约8公里。近高速公路主要有粤赣高速和夏蓉高速。高速出口距离景区约为9公里,车程约12分钟。

旅游专线车、公交车  城区到客家文化城共有4条公交线路,为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适、快捷的的乘车环境。4条公交线路分别为1路、2路环城线(光彩市场-客家文化城)、100路、101路(南门口-赣县)、129路(火车站—客家文化城)、127路(家具市场-赣县)。


客家这个名词起源已经很久了,从***大槐树开始南迁开始,但真正在客家居住地家喻户晓还真是从改革开放后。客家文化就更不要说了,就连客家人也说不清道不明,是文人墨客的事。

赣南客家文化城能不能讲得清楚明白,不知道。但值得去看看,了解一下南迁的路线也好。至于客家建筑,衣饰,礼仪,语言,还是要多看看客家各宗祠的族谱。

在赣州生活是怎么样的?

感谢邀请

1、赣州绿化做的不错,尤其是红旗大道,八镜公园,赣州公园,黄金广场,市***,中央公园这块走出去,夏天不用担心晒太阳。

2、赣州房价普遍偏高,2017年***户又多。而工资却像三四线城市,工资普遍在2000到3000,房价却在8000到15000

3、赣州是客家人聚集地,所以客家文化浓厚,客家美食也多,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不同的客家美食哦!

4、赣州是红军长征出发地,共和国从这里出发发展壮大,所以红色文化旅游非常浓厚,也是全国爱国教育基地!

5、赣州山区多,矿产富饶,素有世界钨都之称,旅游景点也多,安远三百山,上犹陡水湖,大余丫山,于都屏山牧场等等等等。

6、赣州交通便利,目前在建的有昌赣高铁,赣沈高铁,已经开通直达厦门的高铁。地铁也已经在规划。

所以赣州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我喜欢赣州

中国历史上哪个省份的名将最多?有何依据?

井冈山根据地虽然位于江西境内,可早期的红军队伍来自于哪里呢?当然是***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朱老总和陈老总率南昌起义余部发动的“湘南起义”以及彭老总主持的“平江起义”,这三次起义的共性在于,都发生在湖南省境内,而井冈山是在湘赣交界地带。

(八路军时期的许光达将军)

所以要注意历史的细节,中央红军虽然是在闽赣苏区发展起来的,但是其高级指挥员却大多来自湖南地区,也就造就开国十大元帅中,有彭德怀、罗荣桓、贺龙(湘鄂西红军)三人籍贯为湖南,更有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等六位大将出身于湖南,这个接近50%的比例是全国各省中绝无仅有的。

尽管在开国将帅群体中,江西以总数量360名位居第一,可是题目特指的是“名将”,因此湖南省虽然只有199名位居第三,但是高级将领尤其是名将的数量无疑名列前矛,比如粟裕、比如陈赓等等。而在57名上将中,有19人出自湖南,在177位开国上将中,也有45人出自湖南,比如王震、杨勇、杨得志、邓华、李志敏、宋时轮、唐亮等等,可谓是将星璀璨。

(左权将军)

这还不算完,在国民革命军北伐初期,所部八个军中有三个军其实是“建国湘军“的队伍,占比达到了37.5%,包括了谭延闿第2军、程潜第6军和唐生智的第8军,而且必须要清楚,北伐战争其实是从湖南开始的,因为唐生智归顺广州***后,北伐军的势力在1926年已经拓展到长沙,并且是以长沙为前进基地开始的北伐,所以在另外一个阵营中,湖南籍名将也是大有人在。

黄埔一期仅仅招生499人,但是由于程潜所办“湘军讲武堂”158名学员的整体并入(几乎都是湘籍),从而使黄埔一期生中的湖南学员比例,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比例,第一期毕业学员共645名,其中1***名为湖南籍,占比达到了30%,比如号称黄埔三杰的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就全部是湖南老表。

(陈赓将军)

所谓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能文能武李默庵的说法,其中李默庵也是湖南人,黄埔一期生参加了东征和北伐,在国民革命军中资历深厚,自然名将辈出。一般而言,真正得到重用并且在战争中晋升迅速的所谓黄埔生,多指前五期学员,而在黄埔第一到第五期的总计6054名学员当中,居然有2198名是湖南籍,占比高达36%,居全国各省第一。

黄埔系军队从一个2000人的教导团起家,直至发展到几百万人的军事集团,其中以黄埔生为中下级军官骨干,在20多年的战争历程中,先天性具备名将滋生的土壤,并逐渐超越了保定系军官团。

(宋希濂)

比如北伐铁军第四军的叶挺独立团,是由孙中山大元帅府的铁甲车队扩编而成,在扩编的士官和士兵当中,基本以三湘子弟充当骨干,大多为安源煤矿工人和湖南各地的农运骨干,连排以上干部几乎都是湘籍党员,战斗力自然爆表,“无湘不成军”所言非虚啊。大家不太熟悉的秋收起义骨干军官卢德铭、余洒度、苏先俊、伍中豪也都是湖南人,只不过他们很早就牺牲在革命战争的战场上。

尽管老蒋用人讲究“黄浙陆一”,大肆提拔浙江同乡,但是湖南籍将领仍然是绕不过去的特殊群体,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之后,虽然战区一级司令官多为保定毕业生,但是副战区和兵团级的军事主官,湖南籍仍然大有人在,并且总数量仍然稳居各省第一。笔者简单拢了一下,在***中蒋军先后组建的22个兵团当中,湖南籍的兵团司令可谓一抓一大把。

(陈明仁将军)

比如第一兵团先后担任司令官的郑洞国、陈明仁和黄杰,第四兵团的李文,第九兵团廖耀湘,第十一兵团霍揆彰,第十四兵团宋希濂等等,兵团副司令袁仆、丁德隆,还有复兴社的邓文仪、被枪毙的酆悌、战场自毙的刘戡,无一不是耳熟能详。至于黄埔四期、五期的军长、师长那就更多了,同时在南京中央军校开办以后,湘籍学员占比也相当之大,这里就不展开说明了。

所以在另外一个阵营中,湖南籍的“名将”数量肯定是力压浙江稳居第一的,还有一批其实也算比较知名的,比如后任的新1军军长李鸿、新6军军长潘裕昆、第18军军长杨伯涛、第74军军长邱维达、第5军军长熊笑三,看见没有,所谓“五大主力”的军事主官已然到齐了,他们虽然没有首任主官那么出名,也算是蒋军中的骨干将领了,无非是资历稍差一些而已。

还有血洒疆场的两位我军早期名将值得一提,那就是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也都是湖南人,如果不是过早牺牲,军衔至少大将起,这个结论不离谱吧?

(程潜将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赣县风景旅游攻略路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赣县风景旅游攻略路线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