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欧洲自驾游德国攻略中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欧洲自驾游德国攻略中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家三口从西安自驾游到日照青岛,求攻略详细一点的攻略及费用?
炎炎夏日,内陆地区的气温会比沿海地区的气温高好几度,有的时候甚至会高出十几度,日照青岛都是海滨旅游度***城市,选择到海边旅游是上上策。选择自驾出行,来一场随心所欲的旅游。
这次出行不知道是否有安排爬山的***,日照有五莲山,青岛有崂山,崂山的名气更大一些,国家AAAAA级景区。如果有爬山***,建议先到日照,因为爬山后,体力比较累,会影响后面的游玩。
西安直达日照开车约需要13个小时左右,如果一个人开车的话,会造成疲劳驾驶,而且也会违背了随心所欲的出行目的,如果时间比较空余的话,建议中间休息一站,我推荐的是济宁曲阜市,曲阜是儒家思想的发祥地,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故里。一个影响华夏文化2000的历史名人。
晚上到达曲阜住宿,休息一下,第二天上午游览孔府、孔庙、孔林,基本上一上午的时间安排就可以。中午吃饭后,短暂休息后就可以出发去日照了。
日照景区:
1、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AAAA级景区,拥有日照最好的沙滩,是日照的第四海水浴场。
门票价格:
旺季(4月20日-10月10日):60元
淡季(旺季以外时段):40元
2、日照竹洞天风景区:AAAA级景区,北方最大的毛竹林,是消夏避暑的天然氧吧。
门票:40元
离开日照前往青岛市黄岛开发区
1、琅琊台:国家AAAA级景区。秦始皇3次登琅琊,一住数月。自然风光大气磅礴、巍然壮丽,大海碧波惊涛,令游人叹为观止。
门票:50元/人
2、***滩:国家AAAA级景区,水清滩平,沙细如粉,沙质为金***,有“***滩”的称号。
门票:无
3、唐岛湾滨海公园:国家AAA级景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具有“海上西湖”和“青岛西花园”的美誉。
门票:无
游玩黄岛区后穿过胶州湾海底隧道到达青岛市区。
胶州湾海底隧道费用:10/车(7座以下,包含七座,货车不允许进入)
青岛的景点:
1、栈桥:作为青岛最早的标志性建筑,到栈桥就到青岛了,享誉海内外青岛啤酒的商标就是栈桥。
门票:无
2、五四广场:五月的风现在成为了青岛新的标志性建筑,五四广场因青岛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五四运动导火索而得名。
门票:无
3、青岛天主教堂:圣爱弥尔教堂,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
门票:10元
4、青岛***教堂:德国古堡式建筑,由钟楼和礼堂组成,主要材料是花岗岩。钟楼高39.1米,在上面可以观看远处的大海,钟楼上钟表的机械结构仍是当年建造时的,历经100多年仍能可靠的工作,并能准确的报时。钟楼以对游客开放,可以登钟楼参观大钟的机械结构。是不是可以媲美巴黎圣母院的大钟,哈哈!
门票:10元
5、青岛迎宾馆:1905年10月建造,历时二年完工,是一座具有欧洲***风范的德国古堡建筑。是德国当年占领胶澳地区总督官邸,故俗称“总督楼”。
门票:20元
6、八大关:所谓“八大关”,是因为这里有八条马路(现在已经增到十条)以中国古代长城著名关隘命名,此处是著名的别墅区,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解放后,对八大关进行了全面修缮,使其成为中国重要的疗养区之一,我们伟大的领袖***就曾在这里下榻过。
门票:无
7、花石楼: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据说当年蒋总统曾在这里下榻过,又被很多人称为“蒋家楼”。
门票:7.5元
8、奥帆中心: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的合作比赛场地。人文景观有魅力海上剧院,中国第一座海上剧院,被誉为“中国的悉尼歌剧院”、奥帆博物馆、奥运火炬大坝,情人坝等。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会址。
门票:无
9、青岛啤酒博物馆:青岛啤酒百年历程及工艺流程,浓缩了中国啤酒工业及青岛啤酒的发展史。品尝不同味道的啤酒
门票:60元
10、崂山: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有一句古语说过:“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丘处机道长曾在此修炼过。
门票:230元起
11、青岛海底世界:位于青岛汇泉湾畔,毗邻青岛著名的风景区鲁迅公园,整合了青岛水族馆、标本馆、淡水鱼馆等,使其成为了全国独具特色的海洋生态大观园。
门票:140元
12、青岛方特梦幻王国:位于城阳区,国家AAAA级景区,由10多个主题项目组成,是成人和孩子们的开心乐园。
门票:成人200元、儿童160元
青岛的美食:
青岛美食离不开美酒和海鲜,新鲜的啤酒加上美味的海鲜,就是一个字-爽歪歪!
有一种模式估计只有在青岛才有,就是自己到农贸市场买海鲜到酒家给加工,不过这个需要给酒家老板加工费的。在这里列一下买海鲜比较不错的农贸市场:
1、团岛农贸市场
2、海泊河交运集团农贸市场
3、榉林山农贸市场
4、营口路农贸市场(这个在网上最出名)
5、埠西农贸市场
海鲜有本地的,也有进口的。
如果不想麻烦,也可以直接去酒店吃饭:
1、船歌鱼水饺,中国第一家以做鱼水饺出名的店家。
2、海岛渔村:在市南区云霄路,一家做了20多年的酒店,做的鲁菜比较出名。
3、开海:装修、味道不错的店
4、味莊:鲁菜,可以推荐的店
5、冬不拉餐厅:新疆菜,位置为黄岛
6、涵碧楼:一家七星级酒店,位于***滩
游玩结束后,走跨海大桥,全程高速返程。这样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都看到了。天气好的话,可以在大桥上环看胶州湾,景色很极了。跨海大桥不允许停车拍照,全程有监控摄像头。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喜欢的可以加关注,不同意见的朋友欢迎评论!
中国在德国的哪个方位?
德国维度位置相当于中国的黑龙江内蒙古北部。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它周围有9个邻国: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为邻,南边是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共和国和波兰接壤。自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以来,这个中心地理位置变得更为突出。它是东西欧之间和斯堪的纳维亚与地中海之间的交通枢纽,其间水、陆、空道路条条通过德国。作为欧盟和北约的一员,德国被称为“欧洲的走廊”。
德国闪击波兰的全过程是怎样的?
闪电战是德国名将古德里安创建的一种以装甲部队为决定性力量,前提是要拥有绝对的制空权,以雷霆万钧之势向敌人后方作快速、大胆的袭击的作战模式。
波兰战役中,德军集中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波兰西部发布突击,一举撕裂了波军防线。德国装甲部队与空军构成的快速纵深挺进力量突破波军防线向纵深前进时,波军统帅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乐观地认为自己防线完整。但接下来,突进防线的德军就进行回卷和分割包围,使得身陷波军主力立刻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数十万波军很快就被成建制歼灭。战役还还曾发生过波军骑兵持马刀攻击德军坦克的情节,成为了落后者失败的典型。由于战斗节奏极快,往往从战役发起到战役结束就几天甚至几十个小时,比一战时候那种持续几个月的战役快得多,所以被称当时军事家惊呼为闪电战。
波兰战役从发起到结束仅仅27天,德军仅仅付出了4万余人伤亡的代价,就造成波军6.63万人阵亡,13.37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一个在欧洲仅次于英法和苏联的强大军队灰飞烟灭,波兰也迎来了又一次被瓜分和奴役的命运。
但德军的表现也并不完美,新的装甲部队虽然发挥很大作用,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多,坦克在穿插途中趴窝的情景屡屡出现,空地配合失误也不少。当然这些问题是创新的代价不可避免,还好对手是思想上极度保守的波军,所以没用造成更大的问题。
其实波军的装备和训练并非以前书中说的那么差,武器装备和德军比没有明显差距,但作战思想上差距太大,所以最终输得毫无抵抗力。英法苏等大国也扮演的很不好的角色,在波兰军队奋力抵抗的同时,强大的英法联军在德国后面无动于衷,而苏联则从东面捅了波兰一刀,这也是波兰迅速失败的重要原因。
1939年9月1日,以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爆发,这是一朝没有悬念的战争,德国的钢铁洪流滚滚而来,驰骋于波兰平原之上,如虎入羊抵抗的是群入无人之境,而就在波兰奋力抵抗的时候,斯大林又背后又给捅了波兰一刀,斯大林真是大手笔啊。但波兰落到如此地步,完全是自己找的。德国攻击波兰就此产生新的战术--闪击战。
这次战役的作战时间是1939年9月到10月,本次战役德军投入44个师,包括11个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1939架飞机。2800辆坦克,总兵力88万。德军总指挥博克元帅(59岁),龙德施泰德元帅(64岁)。而波兰投入7个集团军,870辆坦克,400架飞机,30个师。总兵力100万,波兰武装部队总指挥雷兹(53岁)。此役,德军仅用28天攻克华沙,10月6日基本基本占领波兰全境,波军死亡6.6万人,伤13.3万人,被俘69万,10万人逃入邻国,德军仅仅伤亡4万余人。在在战前3月和英法签署的保护协定的波兰,做梦都想不到,典型的墨迹未干,当德军长驱直入的时候,英法联军也只是宣战而已,没有出动一兵一卒。袖手旁观而已。这就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将自己的国家安危寄托于他国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这也许就是小国的悲哀吧。
而在战役中。波兰方面战术保守,依旧按照一战的作战构想来看待二战。战略思想的巨大落后使得波兰在战争还没有开始输了。而且双方的兵力基本上处于相等的情况。第二就是错误的结盟,在二战前,几乎把所有的欧洲大国都给得罪了,德国自不必说,斯大林对波兰恨的咬牙切齿。与置波兰死地而后快。法国对波兰的首鼠两端更是厌恶至极德国入侵波兰以后,英军鞭长莫及,而法国就是 典型的见死不救。但这一切都是波兰外交战略的失误。战争一开始波兰就是孤军奋战,而后又被苏联捅了一刀。苏联入侵波兰历时12天。苏联领土向西推进200到350公里。苏军阵亡734人,伤1862人。波兰被俘30余万,一个拥有3400万人。60多万平方公里,100多万军队的波兰就此亡国。而至于德军的具体指挥和作战已经必要描述了,四个字形容足以,那就是苍鹰搏兔。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爆发于1939年9月1日的波兰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也是德军“闪电战”战术的首次实践,关于这场战役的进程很多答友已经做了详尽的介绍,这里笔者想谈谈波兰国土防御***的形成以及对于最后战役结果的影响。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大部分时间里,波兰的主要防御方向在于东方,而非西方,即将苏联作为最主要的威胁,这并不奇怪,毕竟以毕苏斯基为代表的波兰领导层对于苏联的仇恨和防备远胜对德国的担忧,而且在1933年前德国依然受到《凡尔赛和约》的束缚,表面上仅有10万陆军和一支弱小的海军,没有空军,而波兰却是当时欧洲数得着的军事强国,因此,在1935年毕苏斯基去世前,波兰军队主要部署在东部边界上,大部分防御筑垒也都在东部。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波兰陆军在欧洲范围内还是颇具实力的。
然而,随着1933年***的上台,德国在两年内就摆脱了和约,重建了德国武装力量,短短六年时间里就把十万国防军扩充为一支超过百万之众的庞大军队,其中包括5个新锐的装甲师,建立了拥有超过2000架飞机,训练有素、技术先进的空军,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形成了对波兰的优势。更让华沙感到恐惧的是,随着德国在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已经形成了对波兰的三面包围,一战后由《凡尔赛和约》造成的波兰走廊也成为德国发动对波战争的直接诱因。在这种形势下,波兰于1938年开始拟定新的对德防御方案“西方”***,但直到1939年4月才将其具体化,而到战争爆发时,这个方案还远远不够完善。
1939年9月进攻波兰的德军装甲部队,5个装甲师和4个轻装师在空军配合下成为波兰战役的决胜力量。
就1939年4月以后的形势而言,波兰在北、西、南三面都受到德国的威胁,从地理位置上看部署在波兰西部的部队很容易陷入德军的合围,在军事上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当时法国军事顾问曾建议波兰将军队主力部署在中东部地区,依托维斯瓦河、桑河等天然屏障阻挡德军的进攻,仅在西部留置少量部队进行迟滞,为后方组织防御争取时间,部分波军将领也支持这种观点。但是这种放弃西部的部署在政治上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波兰主要的工农业地区和人口密集区基本都在西部国土上,一旦放弃难以支撑波兰军队的持久作战,对民心的打击也甚大。同时,波兰***中很多人担心放弃西部,会使英法与德国达成“慕尼黑协定”式的妥协,从而出卖波兰的利益。因此,波兰只能将军队主力部署在国土西部,承受着在战争之初就陷入合围的巨大风险,并将转危为安的希望寄托在英法在西线的进攻上。
1939年9月波兰战役爆发时,波德两军的部署情况,图上的箭头表示德军的主要突击方向。
根据“西方”***,波兰将大部分军队都平均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国境线上,缺乏战略纵深和预设防御阵地,后勤路线也缺乏保护。尽管“西方”***允许部队从边境地带向内陆腹地逐步撤退,但必须是在节节迟滞德军的情况下。波兰军队的基本构想是尽可能拖住德军,直到英法在西线发起进攻,同时波兰在国土东部积蓄起足够的力量发起决定性的反攻。英法认为以波兰的实力可以抵挡2~3个月,而波兰更是自信地认为可以坚持6个月!然而,做出这种估计的人都是按照一战的模式进行推测,大大低估了德军在空军和装甲部队上的优势,德军对飞机和坦克的创造性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役的形式,大大加速了战役进程。实际上,在战役爆发仅仅两周,波兰军队就败局已定,而此时法国尚未完成总动员。更悲惨的是,随着9月17日苏联根据与德国的秘密协定进占波兰东部,这个国家已经无法避免再度被瓜分的命运,就算波兰人将主力部署在中东部,避开德军的铁钳合围,也无法阻挡苏德两军的东西夹击。总之,波兰的命运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1939年9月,苏德两军在波兰土地上会合时,两国军官相互握手致意。
原创不易,感谢支持,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军事公众号:崎峻战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欧洲自驾游德国攻略中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欧洲自驾游德国攻略中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