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经济学价格歧视景点门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经济学价格歧视景点门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给两个价格歧视的例子,来说明它影响消费者的供给、生产者的供给和总供给?
  2. 在上海迪士尼禁止携带食物入园事件中,为何大家都把矛头指向迪士尼方,指责其双重标准?
  3. 电影票有时价钱怎么不一样呢?

给两个价格歧视的例子,来说明它影响消费者的供给、生产者的供给和总供给?

价格歧视的例子如下:

经济学价格歧视景点门票(经济学 价格歧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ABC三个人都想买冰激凌,预算分别是2元、3元、5元,一个冰激凌的成本是1.5元,卖家的定价统一为3元,那么只有B和C会购买冰激凌,卖家分别可以赚到1.5元和3.5元,但是如果卖家能够知道ABC各自的心理预期,并分别定价,对A收取2元,B收取3元,对C收取5元,这样一来,卖家的利润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买家也以符合自己预期的价格得到了物品。

2、另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学生票打折,商家从身份上区分了顾客的购买意愿,从而提供不同的价格。

经济学价格歧视景点门票(经济学 价格歧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歧视这个词来看,很容易被判断为一个贬义词,其实在经济学上是一个中性词,指的就是企业把同一种物品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顾客。部分等于我们常说的“杀熟”,因为“熟”客消费频次、浏览时长等各项数据都比“生客”多,平台拥有更多的信息去分析判断用户的购买力,从而给出不同的定价。价格歧视的最终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

在上海迪士尼禁止携带食物入园***中,为何大家都把矛头指向迪士尼方,指责其双重标准?

个人认为,迪士尼做法没毛病。去过香港和东京迪士尼,都是如此。迪士尼里的物价,我觉得也可以接受。因为迪士尼在国外也是有些家庭难得去的地方,对于中国来说,人口众多,如何保证最佳的游园体验,这种方法也是措施之一。之前去过*特游乐园,说是要赶超迪士尼,去了以后我绝对要打0分。人多不说,排队没人看管,门口只有一个人维持秩序,去跟他们反应,还跟我说有本事你也插队好了。(有***为证)。所以在质问迪士尼的同时,大家也从自我做起吧。提高自己的素质。每次在上海迪士尼排队,后面的人都随时想插队,前胸贴着你后背,非常不舒服。其他迪士尼排队都是会给大家之间留有距离,有秩序的排队。所以好的游园环境要双方一起努力提升。

经济学价格歧视景点门票(经济学 价格歧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为无知和虚荣作祟,其实迪士尼在这事上没做错什么,老百姓平时被安检搜包不敢废话,遇到迪士尼搜包就跳起来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貌似的道德制高点。再加上一帮公众号跟风拉流量,就成了这样。

说到底喷子就是3点,1,迪士尼禁止自带食物。2,迪士尼食品贵,3,搜包

1,禁止自带食物,降低门票价格,是一种利用有钱人消费盈利补贴穷人的正常商业手段。经济学里叫 价格歧视策略,这是对消费者和商家都好的行为。现在你们还不要这个好处?真神奇。非要门票价格翻倍就不吵了?2,食品价格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商家无法独立定价的,迪士尼可以一日内多次进出园区,穷人可以出去吃。所以你觉得贵。只是因为你比别人穷而且还懒。3,关于搜包的问题,法律规定不能强制搜包,但是可以自愿搜包。懂不。强制的意思是你不同意也不行,不许走,甚至按在地上强搜。而人家告诉你,私人地方进来必须让我搜,你不同意可以走。而你又厚脸皮要进去玩,那就是自愿的。 自愿被搜包还要拿法律说事,懂法吗?

没毛病,有了判决支持,应该大幅提高票价,园内消费再涨价几倍。

反正不会去,随便它怎么折腾。有那闲工夫排队被人翻包搜身,不如开车去滴湖逛逛,或者开去召稼楼吃屋有鲜小笼包。

电影票有时价钱怎么不一样呢?

因为:电***里对号入座执行的很差。

传统的价格歧视理论,其实隐含了一个***设,就是价格歧视政策能被完美执行,这在现实中有时是做不到的,电***就是一例。对于电***经营者来说,派人全程监督对号入座的成本过高。没有严格对号入座,价格歧视也就成了空谈。

如果电***对于好的座位收高价,***设平均上座率不高(常见的情况),那么肯定会有一部分高价票没有售完。这样,观众会选择买下低价票,然后等电影开始之后,挪到高价座位上面去(挪座位到这种事很常见吧~)。长此以往,观众也学乖了,一开始都买低价票,然后择机挪到高价座位上面去。这样一来,高价票长期卖不完,价格歧视实际上损害了电***,因为在需求曲线上部的人实际上付了需求曲线下部的价格。

要避免这种情况,电***需要保证高价票尽量售完,从而打消观众的套利念头。有两种方法:要么降低高价票的价格,要么减少高价票的数量。如是,高价票每次都早早售完,显示出高价票供不应求的样子。经济学学生于是会说,「看,高价票定价偏低了,电***应该加强价格歧视,榨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但其实,高价票的「贱卖」只是反映了电***为执行价格歧视而付出的成本。

在现实中,如果电***很难准确预计电影的上座率,那么把上面两种手段运用到极限,很自然的,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压根不设高价票的情况。

美国的大型电***,在上座率不高的时候,不单不对号入座,甚至不同放映厅都可以随便进。买一张票之后(大多电影的票价非常接近),只需要过一个检票处,之后进哪个厅看什么电影、坐什么座位、看几场都随便你。反正座位闲着也是闲着,你多看一场对***边际成本是零,派人监督成本又太高。等到「阿凡达」之类的商业大作放出,并且同时有 2D 3D 两种票价悬殊的票时,才派人在每个放映厅门口监督,防止观众套利。

演唱会就不一样了,因为是大型***,负责 crowd control 的人手是必须付出的安保成本,让这些安保人员顺便执行一下对号入座就没有什么额外成本了,所以对于不同观看区域的票就能有效地进行价格歧视。

至于音乐会,虽然管理人员没那么多,但是在那种场合下(不准咳嗽的安静,观众席半开灯),挪座位是个很尴尬的举动,而且上下楼观看区域的入口不同,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价格歧视的执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经济学价格歧视景点门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经济学价格歧视景点门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