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太原到陇西自驾游攻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太原到陇西自驾游攻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兰州到太原高铁途经多少个站?
D2568次动车组15:00从兰州西开出,途经秦安、天水南、宝鸡南、杨陵南、西安北、渭南北、永济北、闻喜西、霍州东、太谷西等站,于当日21:37抵达终点站太原南站;
D2567次动车组7:48从太原南开出,途经太谷西、介休东、洪洞西、侯马西、永济北、大荔、渭南北、西安北、咸阳秦都、宝鸡南、天水南、通渭等站,于当日14:50抵达终点站兰州西站。
兰州到太原每天有2趟车,分别是:
T176:从兰州开车时间为15:05,预计到达太原的时间为04:42,预计总用时13:37。
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兰州、白银西、中卫、定边、靖边、绥德、吕梁、太原。
Z22:从兰州开车时间为16:30,预计到达太原的时间为03:54,预计总用时11:24。
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兰州、中卫、太原。
具体到站兰州、定西、陇西、甘谷、天水、宝鸡、蔡家坡、咸阳、西安、张桥、合阳、韩城、河津、稷山、新绛、侯马、临汾、洪洞、霍州、灵石、介休、平遥、祁县、太谷、榆次、太原。
陕西和山西之间隔了一条黄河,如此长的距离是否有几个合适的渡口?
我在山西省正西面的柳林县,仅柳林县就有四个渡口去往陕西。
1,碛口。
碛口镇位于柳林县的北面,举例柳林县的西北角王家沟仅几公里。现在碛口是历史文化名镇,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
上次去的时候,骑着摩托车,沿着黄河,风景很美。碛口实际上是黄河的一个拐弯处,水流比较湍急,可是拐过弯后又乖乖的,所以在碛口附近,很多孩子在浅滩上玩水。
2,军渡。
柳林正西面是陕西的吴堡县,吴堡县在黄河边上,和柳林最西面的军渡村隔河相望,中间有两个桥,一个是国道,一个是高速公路。从军渡村到吴堡县城只需要几分钟走路就行。
3,三交。
目前柳林县最有名的旅游景点就是三交黄河了,坐个游艇黄河上冲浪,再到对面陕西的山上散散步,只要100多元就是全套服务。还不错,上次带孩子去,没有爬山,就在河边捡拾石头了,很开心。
4,孟门。
孟门据说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功臣。商鞅的师傅尸子说:
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
孟门古代叫做“蔺”是蔺氏的发源地。
历史上的黄河晋陕大峡谷并没有成为天险,因为黄河的水量不大河面不宽,但是除了春秋战国秦晋之战,秦魏之战中不断争夺黄河渡口,以及抗日战争中日争夺黄河东岸,这里的古战场并不多。
既然黄河很好渡,为什么很多进攻陕西的战争都以争夺潼关和函谷关为核心?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其他的路更难走。
图中可以看到,从东往西打,必须通过崤山函谷关这个空道,北面的太行山拦路,太行八陉哪个都是险关,关键还容量小,大军队展不开。南面走了汉中平原,还有翻越险峻的秦岭,地形更复杂。
就是说,东西之战,只有潼关适合大兵团打开作战,优势军队容易展开。如果在太行八陉或者黄河渡口进行争夺,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事实上,历史上控制山西、陕北、陇西的,关中基本就是盘中餐了。举几个例子看:
1,唐朝初建,从太原起兵进关中,风陵渡临晋关一鼓而下,没有遭遇什么挫折。
2,唐末,在陇西和陕北的军阀或者异族,多次进入长安进行抢劫,潼关反而成了皇帝每次逃命的方向,唐朝皇帝9次大逃亡,大多数时候选择潼关方向。
其实在晋陕两岸黄河渡口数不胜数。两岸有较大村落的河段就有渡口。秦晋交流的频繁密切才有秦晋之好的现实。如我所在佳县县城(靠河)为例,就有大会坪,小会坪,桃花渡及南河底,峪口有航向山西方面的渡船。现在,在晋陕黄河大峡谷,跨河公路铁路大桥也基乎县县有(包括浮桥)。极大方便了晋陕两岸及周边地区的交流,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陕西和山西之间隔了一条黄河,有多少渡口不重要,重要的是两省人民从古流传有“奉晋之好”的传说。古时的羊皮筏子,就是两省人民的交通工具,陕西关中地区流传着,自己的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底下迁徙过来的。
我们常走的渡口是风陵渡。最近的是吳王渡口,我还沒去过,听说是浮桥,女儿春节回来走的就是吳王渡口!我们和陝西遥遥相望,晚上能看见对面的灯光象星星闪耀!陝西比我们条件好些,那时我们家乡还沒有电,非常羡慕!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它在陕西和山西之间的河段长度为约500公里,沿岸地形复杂,且河道宽阔,所以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作为渡口。
然而,在历史上,由于黄河的重要性,人们在黄河两岸建立了许多渡口,方便人们和货物的交通和运输。这些渡口通常位于河流的弯曲处,水流相对平缓,水深不太深的地方,比如黄河在陕西和山西之间的几个著名的渡口有:
- 潼关渡口:位于陕西省潼关县,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要地。
- 河津渡口:位于山西省河津市,是黄河上的古老渡口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 晋城渡口: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是黄河流域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渡口之一。
除了这些著名的渡口之外,黄河两岸还有许多小型的渡口和渡船,可以满足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基本出行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黄河水流湍急、河床沉淀物质多、河道易于变化等特点,黄河沿岸的渡口和航道安全风险较高,需要谨慎使用和管理。
某诏令曰: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
即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县、深县、饶阳、安国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县)、范阳卢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带)、陇西李氏(今甘肃省东南部)、赵郡李氏(今河北赵县)、荥阳郑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
李世民为何要霸占亲弟弟的媳妇,难道不怕玷污自己明君的圣明吗?
李世民霸占弟媳是政治上的需要和他有胡人血统的原因,在唐朝皇室再正常不过了
一:出于政治考虑
李世民登基之初,自然希望得到山东士族的支持,但是此时此刻,他更需要得到“关陇集团”的支持,所以他为了表示对“关陇集团”的宠爱,他娶了自己的弟媳杨氏,因为杨氏出身弘农杨氏,弘农杨氏又是“关陇集团”的核心。关陇集团自西魏到隋末,建立朝代者都是由关陇集团支持的,有一旦触犯它的利益有可能颠覆天下,说白了就是大股东!而且关陇集团的势力就在陕西、甘肃。对长安的威胁很大。
由此可见,李世民娶弟媳的安排,表面看可能是男欢女爱之事,背后却隐藏着几方势力明争暗斗的汹涌波涛!看懂了这一层的深意,不禁为李世民的做法拍案叫绝,真不愧是一代盛世之君!
二:帝王的本色
野史记载李元吉的王妃杨氏生得是玉貌雪肤,眉目如画,李元吉死后,王妃杨氏以亡姚之重在中闱抚育李元吉的女儿们。
太宗借着慰问的旗号见到了貌美如花的杨氏就将其纳入后宫,长孙皇后病逝以后,他还曾一度想将杨氏立为皇后,后来杨氏替太宗生下了幺子曹王李明。
齐王妃有多美,怎么太宗一见她就抬不动步子了呢?齐王妃杨氏是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史载杨雄“雄美姿仪”,可见杨雄本人就是枚大帅哥,作为他的侄孙女,杨氏的外貌自然差不到哪里去。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就算是英明一世的唐太宗也无法避免,太宗是个好皇帝,但他却不是一个十足十的好人呀!
三:胡人的风俗
李世民的母亲是鲜卑族,再加上自五胡乱华到唐朝基本上是胡人统一北方!大量少数民族涌入汉地于***通婚,产生的后代有汉胡习俗不足为怪!而胡人自古就有父亲去世,儿子娶之,兄去世弟娶之的风俗!最典型的例子多不胜数!王昭君嫁到匈奴时丈夫死了,嫁给他丈夫的大儿子,他丈夫大儿子死后嫁给了他丈夫的二儿子!
在游牧民族女性地位很低,甚至是一种财产,父亲去世或者兄弟去世作为女子只是继承财产以及生儿育女的工具罢了,特别是游牧民族人口少遇到天灾人口就会减少,这种方式可以增加人口,所以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唐朝!
李世民选的才女武媚娘,后来就被唐高宗李显娶了做老婆,唐玄宗李隆基更是娶了自己儿子的老婆!在唐朝是个民族大融合的朝代开放程度较高,很多朝臣边将都是少数名族甚至还有外国人在唐朝当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太原到陇西自驾游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太原到陇西自驾游攻略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